查看原文
其他

「数迹」C刊公号热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二季度)

在媒体融合传播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号建设已经成为学术期刊探索新型出版模式、推动学术成果大众普及和应用转化的新路径。许多学术期刊开设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学术资讯,以拓宽学术期刊传播渠道,增强学术期刊传播影响力。

本次调研以CSSCI(2021-2022)(含扩展版)收录的27种中国文学来源期刊、7种外国文学来源期刊与36种语言学来源期刊为样本,通过公开渠道全面采集了2021年第二季度期刊相关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数据,并从公号简况、数据表现和本刊论文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现推送给各位刊界同仁参考。

一、公号简况

调研发现,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学科各有1种期刊在第二季度新开设微信公众号,70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的类型不同,样本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可分为期刊独立公众号、期刊社独立公众号、主办单位公众号、综合学术平台公众号四种类型(前两种统称“独立公众号”,后两种统称“非独立公众号”)。70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类型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们选取了20种中国文学期刊、5种外国文学期刊、22种语言学期刊的独立公众号以及1种推送内容主要围绕期刊相关信息的中国文学期刊主办单位公众号进行统计研究。2021年第二季度,在计入统计的48种期刊的48个微信公众号中,有44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图文信息,包括20种中国文学期刊、4种外国文学期刊和20种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有4种期刊的公众号并未更新内容。

二、数据表现

2021年第二季度,20种中国文学期刊、4种外国文学期刊和20种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566次总计822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11.53万次,累计在看人次为6700余次,累计点赞人次为9900余次;平均每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在第二季度推送约13次19篇图文,阅读人次为2.53万次,在看人次为153次,点赞人次为227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300余次,在看人次为8次,点赞人次为12次;平均每次推送小于2篇图文。与第一季度相比,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在第二季度的推送次数、推文篇数、累计阅读人次、累计在看人次和累计点赞人次方面均有小幅提升,而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有所下降。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期刊微信公众号主要数据情况如下图所示:

各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类型多样,包括本刊论文、非本刊论文、目录摘要、栏目专辑、其他等。2021年第二季度,在上述44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18种中国文学期刊、4种外国文学期刊和9种语言学期刊推送了本刊论文,占比为70%。这31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412篇次本刊论文,约占图文总数的50%。其中,有16种中国文学期刊、3种外国文学期刊和7种语言学期刊推送了当年本刊论文341篇次,有4种中国文学期刊、2种外国文学期刊和6种语言学期刊推送了往年本刊论文71篇次,平均每种期刊推送本刊论文13篇次,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51.15万余次,篇均阅读人次为1200余次。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推送本刊论文的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和推送的本刊论文篇次均有所增加,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和篇均阅读人次均也有所上升,本刊论文篇数在图文总数的占比略有下降。

三、本刊论文

2021年第二季度,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文学评论》期刊公众号在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和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方面位居前列;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公众号在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和热文篇数方面居于首位;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当代外语研究》期刊公众号在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以及热文篇数方面较为突出。


1.论文篇次

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30篇次及以上的为《文艺争鸣》期刊公众号,共推送本刊论文41篇次。推送本刊论文10-29篇次的公众号有10个,推送本刊论文10篇次以下的公众号有7个;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10篇次及以上的为《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其中,《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最多,共推送本刊论文23篇次。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30篇次及以上:文艺争鸣

●10-29篇次: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文学批评、当代作家评论、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扬子江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南方文坛、文艺论坛、当代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新文学史料


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最多的为《语言战略研究》期刊公众号,共推送本刊论文30篇次,推送本刊论文10-29篇次的公众号有5个,推送本刊论文10篇次以下的公众号有3个。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30篇次及以上:语言战略研究

●10-29篇次:现代外语、当代外语研究、当代修辞学、日语学习与研究、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论文累计阅读人次

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50000及以上的为《文学评论》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52000余次。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0000-49999的公众号有10个,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0000以下的公众号有7个;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0000及以上的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公众号,其中,《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公众号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最高,为22300余次。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累计阅读人次50000及以上:文学评论

●累计阅读人次10000-49999:中国文学批评、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新文学史料、外国文学评论、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学遗产、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文艺理论研究


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30000及以上的为《当代外语研究》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30800余次。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0000-29999的公众号有2个,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0000以下的公众号有6个。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累计阅读人次30000及以上:当代外语研究

●累计阅读人次10000-29999:语言战略研究、现代外语


3.论文篇均阅读人次

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3000及以上的公众号为《文学评论》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为3200余次,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2999的为《文学遗产》、《南方文坛》、《红楼梦学刊》、《新文学史料》、《现代中文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文坛》、《中国文学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研究》、《小说评论》和《文艺争鸣》期刊公众号,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为1000以下的公众号有5个。

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2000及以上的为《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分别为2500余次和2000余次,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为2000以下的公众号有2个。

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及以上的为《当代外语研究》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为1500余次,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为1000以下的公众号有8个。


4.最热论文

在上述31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本刊论文中,有25种期刊的185篇次本刊论文获得了较高的阅读人次(以下统称“热文”),包括143篇次中国文学论文、19篇次外国文学论文和23篇次语言学论文。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推送热文的期刊公众号数量和热文篇数均有所增加。这些热文标题的高频词如下图所示,排名前三的高频词分别是:中国、批评、文学。

从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来看,中国文学期刊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段从学的《<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阅读人次为8300余次,由《文学评论》期刊公众号推送;外国文学期刊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聂珍钊的《文学跨学科发展——论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的革命》,阅读人次为5100余次,由《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公众号推送;语言学期刊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金莉的《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刍议》,阅读人次为3500余次,由《当代外语研究》期刊公众号推送。

从推送热文篇数来看,在中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中国文学批评》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最多,共推送热文25篇次;在外国文学期刊公众号中,《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最多,共推送热文10篇次;在语言学期刊公众号中,《当代外语研究》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最多,共推送热文12篇次。

(每刊至多列入五篇热文,依次按照期刊名称音序和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排列,以下共93篇热文,点击篇名可直达“原文阅读”)

当代外语研究

▸金莉 |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刍议

▸杨枫 | 学术的目光:敬意与敌意

▸杨枫 | 每个学者心中都住着一个刺猬或狐狸

▸胡壮麟 | 后韩礼德时代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李桂东 | 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综述    

当代文坛

▸吴晓东 等 | 通向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性”  

▸丁帆 |《平原》:一幅时代文化梦遗的地图——兼论长篇小说的“保鲜度” 

▸[美]王德威 | 请客吃饭,做文章——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

▸孟繁华 | 这未必是最好的路,但我们别无选择——由杜阳林长篇小说《惊蛰》引出的话题  

▸张洁宇 | 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读李洱《花腔》,兼谈鲁迅与瞿秋白 

当代修辞学

▸刘美君 等 | 陶瓷文本中特殊的修辞策略

▸陆俭明 | 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  

当代作家评论

▸余岱宗 | 论汪曾祺故里小说的气氛审美

▸芦苇岸 | 他们代表自己——“70后”诗文本抽样观察

▸陈培浩 | “现代汉诗”与中国诗学“当代性”的生成

▸刘大先 | 李洱、时代情绪与理念人的当代命运

▸王侃 | 自我、反讽与赋形——李洱漫议

汉语学报

▸李强 | “怎么”表达意外:疑问、反问和感叹

红楼梦学刊

▸卜喜逢 | 考证与“自叙传说”——《红楼梦考证》

▸郭中华 | 《红楼梦》“好了”视角下的幻灭书写

南方文坛

▸孙郁 | 鲁迅的佛性与诗性

▸王德威 |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

▸许子东 | 重读《创业史》

▸谢有顺 | 若有所悟:谈唐诗人

▸吴子林 等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王松林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英美诗歌瘟疫书写

外国文学评论

▸周何法 | 卡夫卡的自虐狂倾向及其触发因素

▸金衡山 | 《红字》的文化和政治批评——兼谈文化批评的模式

▸胡志明 | 官僚政治的图形学——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办公室”形象

▸张思齐 | 济慈诗学三议

▸邓颖玲 |《诺斯托罗莫》的空间解读

外国文学研究

▸聂珍钊 | 文学跨学科发展——论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的革命

▸徐彬 | 想象“他者”与“他者”想象——现当代英国流散文学与英国国家身份构建

▸唐伟胜 | 为物所惑:济慈颂歌中的复魅叙事

▸傅修延 | 从“消极的能力”“诗人无自我”到“想象之美为真”——论济慈诗歌观点的有机统一性

▸王一平 | 《神经漫游者》的三重空间书写与批判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王宁 | 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王克非 | 翻译研究拓展的基本取向

文学评论

▸段从学 | 《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

▸王兆鹏 | 从“年谱”到“编年系地谱”——重建作家年谱的理念与范式

▸陈思和 | 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

▸关爱和 |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袁先欣 | 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

文学遗产

▸李冠兰 | 论先秦的文体并称与文体观念

▸杜桂萍 | 从“临川四梦”到《临川梦》——汤显祖与蒋士铨的精神映照和戏曲追求

▸丁放 | 论宋代笔记对词学理论批评的建构——以对李煜、柳永、苏轼的评价为中心

▸叶晔 | 外少陵而内元白——晚明乐府变中“诗史”知识的隐显

▸魏宏远 | 王世贞诗文集的文献学考察

文艺理论研究

▸谭桂林 |  现代佛教文学批评视域中的苏曼殊    

▸曾繁仁 等 | 护生即护心,常怀悲悯情 ——《护生画集》的“生生美学”解读  

▸汪尧翀 | “词的美学尊严”:阿多诺早期语言论纲中的审美主义 

▸张振华 | 诗歌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维系——海德格尔第一次荷尔德林讲课的核心问题与思路    

▸吴炫 | 中国创造性文化的特性及其存在形态

文艺理论与批评

▸王雨 | 革命的复调:播音员与社会主义播音风格的在地化  

▸谢俊 | “瞪大眼睛去呈现纯粹事实”:从本雅明、阿多诺的一次通信看本雅明的唯物主义文艺批评观   

▸汪晖 等 | 民族形式与革命的“文明”论

▸赵志勇 | “政治地做戏剧” ——以 1950 年代布莱希特剧院两出古典戏剧改编为例    

▸唐小林 | 小说家的“理想”不能漫无边际——以徐则臣的《北上》为例 

文艺争鸣

▸丁帆 | 从瓦砾废墟中寻找有趣的灰姑娘——批评阐释与文献、文学史构成方式摭拾 

▸朱志荣 | 论中国古代意象思想的当代价值

▸孟繁华 | 如何面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局  

▸张晶 | 关于文艺美学的反思

▸张颖 | 19 世纪法国美学中的表现与同情

小说评论

▸王德威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选刊    

▸张莉 | 重读《萧萧》:“女学生过身”与乡下人逻辑  

▸张新颖 | 中途诗事,聊短述

▸吴俊 | 写作,跃然纸上的诗人张新颖

新文学史料

▸严家炎 |  原始材料是文学研究的立足之本    

▸汪亚琴 | 聂华苓的今生今世    

▸陈漱渝 | 三议杨荫榆

▸郭帅 |  中共地下读书会对左翼文学经典化的促进——以《子夜》为案例 

▸陈漱渝 | 鹧鸪声里夕阳西——琐忆徐懋庸临终前后 

扬子江文学评论

▸邱华栋 |  没有“故乡”的人    

▸张清华 | 如何向一个古老的叙事致意

语言教学与研究

▸巴丹 等 | “汉语国际教育线上教育模式与方法”大家谈

语言战略研究

▸王宇波 等 | 高考作文不能“生活在树上”   

▸范娟娟 | 在京老年流动人口语言调查

▸文秋芳 | 学术国际话语权中的语言权问题

▸文秋芳 | 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挑战  

▸游汝杰 | 汉语研究的当代观和全球观 

中国文学批评

▸李健 |  “气韵”美学意义的构成及其当代价值    

▸张节末 | “兴”的中国体质与西方象征论    

▸刘旭光 |  “气韵生动”的一次域外之旅——艺术与美学概念的民族性与普适性  

▸杨辉 | 《应物兄》读法

▸马季 | 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探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张旭东 | 在时间的风暴中叙述——读余华的《兄弟》  

▸袁一丹 | 心理实验室中的汉字问题(1918—1949)  

▸孙伟民 | 余华早期创作情况及笔名再考察    

▸何旻 |  机械复制时代的媒介拟古:周氏兄弟与新文学毛边本的塑成   

▸李哲 | 《山乡巨变》:革命“深处”的潜流

中国文学研究

▸余祖坤 | 论古代文法理论中的“顿挫”    

▸莫砺锋 | 每到平山忆醉翁——简论苏轼与扬州平山堂

▸刘锋杰 |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学归属论 

注:

1.在58种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中,有55种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为订阅号,其余3种期刊(《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翻译》)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为服务号。

2.同一篇论文分条推送或多次推送,论文篇次按照实际推送次数统计。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各综合学术平台、主办单位、期刊社、期刊和报纸微信公众号、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数据库。

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4月1日-2021年6月30日

数据采集时间:2021年6月30日-2021年7月15日

欢迎有意加入的微信公众号通过邮箱zhpj@nju.edu.cn联系我们。

往期推荐

数迹

C刊公号热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1-3月)

数迹

C刊公号热文——历史学、考古学与冷门绝学(二季度)

数迹

C刊公号热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二季度)

数迹

C刊公号热文——哲学和宗教学(二季度)

观点

论学术评价的价值尺度

刊界

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术期刊在行动

方圆

重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发布

书简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之数据透视

智汇

2020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一)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